为促进中国(国际)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、济南(国际)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协会(以下称:协会)及成员单位高质量发展,协会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规划正式发布。“规划”将成为指导协会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。
规划分为“十三五”发展回顾 、“十四五”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 、基本原则、宏伟目标、重点领域 、重要举措、保障措施等七大部分。
据规划介绍,协会诞生于“十三五”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的 2019年,2020年升级为机器人与高端装备协会,2021 年又成功升级为中国(国际)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。
目前,协会成员单位已覆盖京、沪、粤、苏、浙、鄂、晋、黑、吉、冀、鲁等15 省市,包涵了计算机、机器人、数控机床、汽车、节能环保装备等各个行业领域的170多家成员单位。协会建成了中科院自动化所、中国机械研究总院、冶金研究总院、工信部赛迪研究院,清华、哈工大、北航、南航、山大、济大、齐鲁工大、山东建筑大学等几十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和45岁以下的青年专家委员会。 在内循环产业链方面,2020年实现产业链签约9亿元,实现合同额 6 亿多元,还实现亿元的资本合作。
协会承办的产业链对接会议,被中央电视台《朝闻天下》和《新闻联播》头条新闻播放。协会服务工作受到国家工信部、国防科工局、中国机械联合会、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山东省、济南市等领导称赞。
两年来协会(联盟)新闻被新华网、凤凰网、央广网、央视网、中国工业网等央媒 和副省级以上报纸、网络、杂志等媒体报道成为近年 来来,媒体较为关注的行业协会(联盟),成为行业协会里一颗靓丽的明珠。
本次推出的规划确定,“十四五”期间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继续秉承制造强国产业报国的责任担当,团结带领协会(联盟)各成员高质量发展。协会确定以助力企业增值为核心,以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,以宏大的协会内循环产业链为载体,以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团队和企业家团队为依托,集成行业市场信息和资源,帮助企业把握发展方向、精准市场定位,瞄准前沿技术、对标行业龙头,厚植竞争优势、实现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将着力推进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规模化、高端化发展,以产学研、产业链、价值链为载体服务成员企打造国内协会。
规划明确,继续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,以创新为驱动,以专精特新为示范引领,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,强化与高校院所合作,筑牢高质量基础。协会将着力发挥人才技术优势,协会连接国内外、东西南北中的资源优势,继续积极开展技术协同、产业合作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协会坚持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,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,精心构筑创新链,精准打造产业链,促进内循环与双循环规模化发展。
规划明确,将着力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,产品是第一平台的思想。牢固树立市场是检验产品标准的思想。正确认识未来产业与现实产业的关系,坚持发展定力,提升传统产业。尊重价值规律、研究市场规律,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合作并举,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。坚持技术与产业融合,产品与市场并重。
到 2025 年协会总规模达到 500 家以上;汽车、绿色制造与节能环保装备等5个以上专业委员会;北京、深圳、上 海、杭州等5个以上分支服务机构;德国、俄罗斯等3个以上经济与市场方面联络机构。协会与清华大学、哈工大、南航等 5个985及211高校建立长效培训机制;与中行、工行等3 个国有银行(可与省市地方行)签订战略合作;"十四五"协会制定5个装备领域行业标准;建立职称评定、行业认定、技术鉴定等5个省级以上平台;高端装备产业培训学院、产教融合学院、机器人培训中心等5个平台达到行业水平;在 5G 十工业机器人,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装备等5个技术平台达 到国家水平;聘请中科院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机械总院等3个以上院士为协会技术顾问;培育单项冠军20个以上;省级单项冠军100个以上;选择北京、上海工博会每年举办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高峰论坛及峰会。
通过宏大的协会内循环体系,每年帮助一批小微企业超过 2000 万元进入规模以上;帮助 30 家以上销售收入通过协会平台的产业合作,过 5000 万、过亿元、过 5 亿元、过10亿元规模化发展目标。"十四五"期间每年评选10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、10大产业链带动领航企业,10大研发创新示范企业,10大规模化发展示范企业。每年培育10大首台套技术装备示范产品,10大关键零部件示范产品。
规划确定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,推动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、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、轨道交通装备、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装备、医疗器械与装备等产业发展。推动工业互联网同各产业深度融合,实现成员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。
为保障协会“十四五”规划的顺利实施,规划推出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、品牌和质量提升、产业链协同创新、人才培育和专业提升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工厂(车间)改造、绿色低碳制造创新、军民融合发展等十大推进工程。
规划全文详见协会官方网站。